【大学化学】doi: 10.3866/PKU.DXHX202309055
环己酮的制备是化学类本科教学实验中经典的有机化学“操作型”实验,也是为数不多的氧化类有机实验。但使用的氧化剂均为非绿色的高价重金属氧化剂,教学过程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。鉴于此,我们将实验改进为设计型实验,要求学生查阅文献,调研并探寻更为绿色环保的氧化体系,通过评估多种氧化体系的优劣性,确定氧化剂类型,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。该改进措施提高了实验的高阶性、创新性和挑战度,在扎实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,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还能促进学生建立创新思维与绿色化学意识。
【物理化学学报】doi: 10.3866/PKU.WHXB202408015
丙烯氧气直接环氧化(DEP)反应是合成环氧丙烷(PO)一种理想途径,但这一过程极具挑战性。本工作发现通过光热协同催化作用,在CuOx/TiO2催化剂上可以提升PO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。在180 ℃时,引入光照可使PO的生成速率提高20倍以上(从8.2增加到180.6 μmol·g−1·h−1),同时选择性提高了3倍以上(从8%增加到27%),打破了半导体在DEP反应中活性和选择性极低的传统认知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,光照可显著降低PO生成的活化能(从95降至40 kJ·mol−1)。采用原位电子顺磁共振(EPR)、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、拉曼光谱和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(DRIFTS)技术,对铜氧化物物种的价态进行了动态表征,确定了氧气分子活化中间体的构型,首次捕捉到促进PO生成的活性氧物种。光生电子能够促进Cu+活性物种的形成以及μ侧过氧化二铜结构的产生,削弱O―O键,从而提高PO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。本工作为设计用于DEP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【大学化学】doi: 10.12461/PKU.DXHX202504085
实现大学教学的数智化转型,将经典的课堂教学与数智化技术有机结合,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要潮流。生成式AI对高等教育的赋能形式之一,是引入能辅助教学和答疑的智能AI助教系统,以重构教学空间与教学活动。本文探索将超星泛雅平台增设的AI助教系统应用于普通化学原理课程教学,构建AI赋能的普通化学原理混合式教学模式。以“原子结构”教学章节为例,剖析AI助教在教学内容生成、个性化学习、智能化助学等方面对师生的赋能和支持,在备课、教学、答疑、学情分析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融入AI助教并展开研究,助力教学改革,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助,综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