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热力学熵变计算的教学探讨

荣春光 许苗军 向兴德 刘松

引用本文: 荣春光, 许苗军, 向兴德, 刘松. 化学热力学熵变计算的教学探讨[J]. 大学化学, 2025, 40(8): 323-329. doi: 10.12461/PKU.DXHX202409146 shu
Citation:  Chunguang Rong,  Miaojun Xu,  Xingde Xiang,  Song Liu. 化学热力学熵变计算的教学探讨[J]. University Chemistry, 2025, 40(8): 323-329. doi: 10.12461/PKU.DXHX202409146 shu

化学热力学熵变计算的教学探讨

    通讯作者: 荣春光,Emails: rongcg@nefu.edu.cn; 刘松,Email: liusongcid@163.com
  • 基金项目:

    2019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(SJGY20190021);2020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(SJGY20200035)

摘要: 熵是物理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函数,熵变的计算涉及到过程方向的最基本判据。在熵变计算的授课中,采用多种方法对熵变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,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。同时本文也介绍了化学工程中真实气体熵变的计算,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,为学生展示了物理化学与实际化学工程问题的紧密联系。

English

    1. [1]

      刘俊吉, 李松林, 冯霞, 朱荣娇, 陈丽. 物理化学(上册). 第7版. 北京: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24: 1–3.

    2. [2]

      张树永, 李英, 苑世领, 郝京诚. 大学化学, 2013, 28(2), 11.

    3. [3]

      赵爽, 刘军娜. 广州化工, 2017, 45(3), 131.

    4. [4]

      侯文华, 姚天扬. 中国大学教学, 2012, No. 7, 38.

    5. [5]

      傅献彩, 沈文霞, 姚天扬, 侯文华. 物理化学(上册). 北京: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22: 211–213.

    6. [6]

      胡碧茹, 吴文健.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, 2013, 36(2), 113.

    7. [7]

      里夫金, 霍华德. 熵: 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. 袁周, 译. 上海: 上海译文出版社, 1987.

    8. [8]

      陈亚芍, 宁清茹. 大学化学, 2017, 32(3), 24.

    9. [9]

      杨德重. 大学化学, 2023, 38(11), 309.

    10. [10]

      岳凡, 陈华梅, 孙都成. 大学化学, 2013, 28(1), 61.

    11. [11]

      马沛生, 夏淑倩, 邱挺, 陈效宁. 化工热力学教程. 北京: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11: 38–44.

    12. [12]

      朱自强, 吴有庭. 化工热力学. 第3版. 北京: 化学工业出版社, 2009: 61–63.

  • 加载中
计量
  • PDF下载量:  2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47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8
文章相关
  • 发布日期:  2025-03-18
  • 收稿日期:  2024-09-30
  • 修回日期:  2025-01-02
通讯作者: 陈斌, bchen63@163.com
  • 1. 

   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

  1. 本站搜索
  2. 百度学术搜索
  3. 万方数据库搜索
  4. CNKI搜索

/

返回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