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生物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探索

陈方方 樊海明 李延 和媛

引用本文: 陈方方, 樊海明, 李延, 和媛. 化学生物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探索[J]. 大学化学, 2025, 40(8): 92-99. doi: 10.12461/PKU.DXHX202409108 shu
Citation:  Fangfang Chen,  Haiming Fan,  Yan Li,  Yuan He. 化学生物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探索[J]. University Chemistry, 2025, 40(8): 92-99. doi: 10.12461/PKU.DXHX202409108 shu

化学生物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探索

    通讯作者: 和媛,Email: yuanhe@nwu.edu.cn
  • 基金项目:

    西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(XM05222002);陕西基础科学(化学、生物学)研究院科学研究计划项目(23JHQ048)

摘要: 针对化学生物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多学科课程相互独立、知识融合度不够,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,团队教师以优化课程体系为主导,采取了重构课程模块构建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、强化实验训练构建三层次进阶的技能体系、优化教学策略建立创新人才持续培养机制等措施,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,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,为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机制提供了参考。

English

    1. [1]

      王世敏, 宋功武, 李玲. 化学与生物工程, 2002, 19 (4), 1.

    2. [2]

      张艳, 郑企雨, 杜灿屏, 陈拥军. 中国科学: 化学, 2021, 51(4), 11.

    3. [3]

      娄兆文, 陈勇, 赵春红. 大学化学, 2002, 17 (2), 13.

    4. [4]

      王淑芳, 宋存江, 丁丹, 赵强, 张钧, 杨超.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(电子版), 2016, 6(2), 7.

    5. [5]

      刘扬. 大学化学, 2019, 34 (10), 5.

    6. [6]

      蔡菲, 秦小雨, 贺利贞, 许利耕, 马丽, 陈填烽. 大学化学, 2023, 38(12), 32.

    7. [7]

      舒广文. 高教学刊, 2017, No. 6, 69.

    8. [8]

      林水啸, 林默君. 化学教育(中英文), 2018, 39 (8), 6.

    9. [9]

      季鸿崑.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, 2011, 28 (2), 7.

    10. [10]

      和媛, 张烨, 王梦琛, 崔斌, 李延, 樊海明. 大学化学, 2022, 37 (12), 2112046.

  • 加载中
计量
  • PDF下载量:  0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37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7
文章相关
  • 发布日期:  2025-04-30
  • 收稿日期:  2024-09-25
  • 修回日期:  2024-11-22
通讯作者: 陈斌, bchen63@163.com
  • 1. 

   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

  1. 本站搜索
  2. 百度学术搜索
  3. 万方数据库搜索
  4. CNKI搜索

/

返回文章